2015-10-02

奥地利 | 维也纳葡萄园品酒盛宴

品葡萄酒,未必要去酒庄。秋末葡萄成熟季,维也纳的葡萄园主们挑个良辰吉日,在满山遍野的葡萄藤旁纷纷搭上小木屋,摆上今年新酿的酒。人们慕名而来,会友饮酒赏风景,还能登山炼身体。奥地利人倘若知晓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大概会大叹知己
多瑙河沿岸,秋天葡萄成熟季。上周末维也纳的果农们沿着满山遍野的葡萄园搭起棚子,人们约上三五好友,边登山踏秋赏葡萄,边品尝各酒坊不同风味的葡萄酒。这两天被称为“维也纳葡萄酒徒步日”。
⬇️徒步线路之一,红色酒杯标出品酒处
维也纳郊区有大约700公顷的葡萄园和190多个葡萄酒作坊,而且离城市非常近。比如38路电车坐到终点站Grinzing,往山上走两步就是连绵的葡萄园。再没有一个首都大城市能如此便利,新鲜出炉的葡萄酒近在咫尺。
⬇️满山遍野的葡萄庄园
说来有趣,维也纳和葡萄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维也纳在德文里是Wien,而葡萄酒的英文是Wine,只是最后两个字母掉转了个,看起来好像是谁酒喝多了把Wine拼成了Wien,葡萄酒就成了维也纳。
沿着小路往山上走,沿途看到下图这样的三角木屋时,就知道此处有酒可供品尝。
⬇️借问酒家何处有,葡萄庄园小木屋
登山的途中,还遇见好多人穿着阿尔卑斯山一带的传统服装,很应景。女士的服装叫Dirndl,特点是紧腰宽裙,上身紧身胸衣下身大裙摆,身前有一颜色鲜艳的围裙。这种风格最早是山区女性劳动时的穿着。《音乐之声》里玛利亚的服饰也是这个风格。
传统男士服装稍微没有那么显眼:Lederhosen-皮短裤。也是从阿尔卑斯山民的穿着演变而来:皮革的材料比纺织的材料更耐磨,而及膝的长度则活动方便。下面照片里右边两位男士穿的就是。
⬇️穿着阿尔卑斯山传统服饰的男士女士
藤上成串成串的葡萄看起来也是真的很美,让人垂涎不已。奥地利青色葡萄的种类和产量都要比紫色葡萄多很多,但是因为青葡和叶子颜色接近,看起来没有紫色葡萄那么显眼。
⬇️紫葡萄
奥地利36%的葡萄都是一种叫Grüner Veltliner的青色葡萄,我在山上看到的青葡萄也很有能是这种。味道很好,质感和国内的软葡萄很像,而不是欧美超市常卖的那种我们叫做提子的硬葡萄。只是这些酿酒的葡萄都有籽,平时不作为食用葡萄出售,也就这个季节能在超市买到。
⬇️青葡萄
虽然照片里青葡萄紫葡萄挂满枝头,甚是喜人。但其实山上绝大部分的葡萄都已经被采摘了,不然我们也不会有鲜酿的酒喝呀。有少数葡萄被留在了藤上,即使它们中有些已经成熟到从果皮里溢出,散发出阵阵清香。这若有若无的果香让我很是寻找了一番来源。
这些葡萄被留着是有原因的。酿酒时选取的葡萄成熟度不同,酿出的酒口味也就不同。比如冰酒的酿造就需要延缓葡萄采收期,让葡萄经历数次冰冻和解冻的过程。
⬇️葡萄藤,美酒,人
虽然小木屋有酒,有可歇脚的小木桌椅,可是并没有热餐。就像之前的游记“蓝色多瑙河上的小镇”里提到的,在奥地利卖热食需要餐馆执照,冷食则不需要。如果饿了,可以点上一份烟熏肉或奶酪下酒。
越往山上走,风景越好,驻足品酒的人也越多。在山顶,除了连绵的葡萄庄园,还能看见远处的维也纳市区,对面山上的教堂和山脚下的多瑙河。秋高气爽,品酒赏景,和朋友聊聊对各家酒品的喜好,不亦乐乎。
⬇️山顶品酒处风景极好,能远眺维也纳城

⬇️隔壁山顶的教堂
听酒农说,今年的葡萄酒产量虽然不高,但是质量很好。怎么说呢,今年欧洲有好几次高温潮,每次都快40°。但是每次都只持续一两周,间隔期会下雨。这样的天气让葡萄不至于干枯,但也不至于长的太大。如果雨水过多,葡萄长的太水嫩,糖分就不够了,对酿酒有影响。
酒坊小木屋卖的远远不止葡萄酒,事实上酿酒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产物都可以在这品尝到,有Must(果汁),Sturm(酒酿),Heuriger(新酒)以及陈化过一年以上的普通Wine(葡萄酒)。作为技术非宅+究底派一员,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了解酿酒工艺的大好机会。

工艺技术时间的分割线

已经采摘的葡萄怎么酿成酒呢?第一步当然是去梗、榨汁。酿酒作坊有卖鲜榨葡萄汁,非常好喝。
现在榨汁有电动机器,快且省力。以前的果农就没这么幸运了,得手动榨汁。下面的照片是一个十八世纪的榨汁机,现在闲置在山下一个葡萄酒作坊(兼餐馆)里。
从网上查的资料加我的猜测,这个木头榨汁机貌似是这样工作的:右边白色石柱的位置用来放可渗水的木桶。桶下方另有不渗水的容器来接果汁。往桶里放满葡萄,在上方T形木钉下方套上木头盖子后,上下移动左边的杠杆来压葡萄。T形木钉上的螺纹可用来微调压力大小。
⬇️十八世纪的榨汁机
葡萄汁榨好后,连果皮果肉果核一起放进发酵桶发酵。葡萄酒的颜色也就来源于这一步。简单说来青葡萄酿白葡萄酒,紫葡萄酿红葡萄酒。这颜色来源于果皮里的花青素等色素。所以如果将紫葡萄快速去皮,只用果肉不用果皮来发酵,也是可以酿出白色葡萄酒的。
而颜色美的不像话的桃红葡萄酒,则可以通过控制紫葡萄的果皮发酵的时间长短来制作,称为”葡萄皮接触法“。另一种方法的名称比较吓人,叫“放血法”。在酿制红葡萄酒的早期,将果汁分离出来一部分,这样分离出来的果汁可用来酿制桃红葡萄酒,而被分离的果浆因为水分减少,酿出的红葡萄酒颜色更深。
稍微发酵一些,但是未发酵完全的葡萄酒酿被称为“Sturm”,也就是英文里的“strom”-暴风雨。原因很好理解,半发酵的葡萄酒很浑浊,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云。
葡萄酒酿里的糖分还未完全分解,所以尝起来甜甜的,一不小心就容易喝多。我家老妈大人经常在家里酿水酒给老爸喝,而我对半成品的酒酿情有独钟。所以在喝到葡萄酒酿的时候,觉得它有家的味道,非常欣喜。这段时间在超市也能买到葡萄酒酿,但是保存的时候要特别留心,要冷藏并且盖子不能盖死,因为酒酿会持续产生气泡。
⬇️葡萄酒成品(右上)和葡萄酒酿(右下)对比
再继续发酵,直至所有葡萄糖都分解完毕,就可以过滤并装瓶出售了。今年产的叫Heuriger-新酒。我比较了一下新酒和陈化过一年的"老酒“。味道区别非常明显。新酒的味道很单纯,是什么味就是什么味。而放了一年之后,口味明显丰富很多,刚入口时和过了一会之后的感觉会慢慢变化,更为有趣。难怪大家都更爱陈化了一段时间的酒。一般来说红酒陈化起的效用要比白葡萄酒明显,白葡萄酒对原味更为依赖。
但是葡萄酒也并不是越老越好。放到一定时间之后,陈化起的效果就不大了。所以很多酒在酒窖陈化到合适的时间之后就会出售。只有极少数质量极好的葡萄酒值得收藏和保存。
因为奥地利的青葡萄种类产量都比紫葡萄多,所以这里的白葡萄酒品种要比红葡萄酒多许多,口味也好些。红酒还是意大利和法国的更好。最后,维也纳的葡萄酒很便宜哦,超市里几欧元就可以买到不错的白葡萄酒。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后可回复数字查看相关游记
1.  英格兰 | 油画般绚丽的小镇Bibury
2.  英格兰 | 城堡残垣上百花争艳
3.  奥地利 | 维也纳建筑:童趣百水,百年公寓
4.  奥地利 | 多瑙河小镇
5.  奥地利 | 阿尔卑斯系列:哈尔施塔特
6.  主座教堂 | 伦敦·巴黎·维也纳·威尼斯
7.  法兰西 | 圣母院,凯旋门,圣心堂,人间烟火
8.  法兰西 | 博物馆系列:卢浮宫,奥赛,橘园
9.  美利坚 | 国家公园系列:大雾山
10. 意大利 | 威尼斯系列(1-4)
11. 奥地利 | 小城系列:Leoben
12. 奥地利 | 维也纳葡萄园品酒盛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