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千年来城市的象征,各地主座教堂们各有特色。今天就说说我对四个千年古都伦敦·巴黎·维也纳·威尼斯的主教教堂的感受。
皇宫和宗教建筑往往是某个时代建筑的集大成者--最好的建筑师,汇集最多的资源来成就。而如果我们有幸能够看到保存至今的它们,不仅能够一窥当时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风格,也能了解到当时的科技工艺水平,就像跨越时空隧道的聆听。
Cathedral有时候在中文翻译成“大教堂”,但严格说来它应该翻译成“主座教堂”。因为不是所有规模大的教堂都能被称为Cathedral,而是那些设有主教座位的基督教堂才能有这荣誉称号,cathedra在希腊语里指的就是座位的意思。一种教派在同一个教区只能有一个主座教堂,可见其重要性。
我第一次踏上欧洲的土地是在伦敦,也是在伦敦我生平第一次看见主座教堂-St. Paul’s圣保罗教堂。十分十分的震撼。后来每到一个大城市,都会对主座教堂特别感兴趣,所以一直想把我对这些不同教堂的感想写下来。今天要说的伦敦的St. Paul’s圣保罗,威尼斯的St. Mark’s圣马可,维也纳的St.Stephen’s圣史蒂芬,都是以圣人使徒的名字命名的,只有巴黎的Notre Dame够胆,是以基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命名。
历史和建筑风格
伦敦St. Paul's 圣保罗教堂
从我最早见到的圣保罗开始说吧。圣保罗可谓多灾多难,现在的圣保罗教堂应该算是圣保罗5号了。
最早的圣保罗教堂是公园604年撒克逊人(Saxon)统治英国时,国王因为皈依了基督教所建。但是下任国王不信基督呀,圣保罗1号就这么红颜薄命了。7世纪末基督教又重新在英国传播开来,于是又重建了圣保罗2号。公元962年,2号在火灾中损毁,同年3号开建。1087年伦敦有一场超级大火,烧光了大半个城市,包括圣保罗3号。大火之后重建圣保罗,还没建好呢1136年又有一场大火,摧毁了重建工程。这之后直到1240年新教堂圣保罗4号才建好,重建时期太长以至于风格都从罗马式转变成了当时更流行的哥特式,有个尖尖顶。但是它哥特式特有的肋架拱顶却不是用石头而是用木头搭建的,导致了16世纪时教堂开始破损。1661年设计师Wren奉命正准备修复它时,1666年伦敦又有一场超超级大火,整个城都毁的差不多了,包括圣保罗4号。---伦敦为啥老是遭这种全城大火呢--- 总之也没啥好修复的了,所有设计重新来过,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圣保罗5号,二战的时候差点被延时炸弹炸毁,幸好拆弹工兵在引爆前转移了炸弹,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到圣保罗5号。
圣保罗5号采用了当时十七世纪流行的巴洛克风,和哥特尖瘦骨感风格完全不同,而是走的明亮华丽的路线。最抢眼的是高达111米的大圆顶,直到1962年它都是伦敦最高的建筑。
⬇️我曾经是最高圆穹顶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有趣的是在那之前圣母院位址所在是4世纪建的圣史蒂芬教堂。12世纪时巴黎主教觉得史蒂芬大教堂已经不能胜任巴黎宗教中心的重任了,于是建议重新修筑一座新的大教堂。史蒂芬是基督的使徒,宗教地位很高被称为圣人。如果史蒂芬教堂配不上巴黎,显然其他圣人使徒也不够格,那当然只有耶稣基督的母亲玛利亚才能配得上巴黎了(娇傲的法国人)。
⬇️我的名字最大牌
圣母院走的是十二世纪时流行的哥特风,特点是尖瘦骨感,靠沿着拱顶弧面的肋架券,建筑外的飞扶壁等组成的框架来承重。其实圣母院还不够尖,原本计划是在两个方形钟楼上面再加尖塔的,可是那样技术难度太大,建筑不易稳定所以后来没加上去。
⬇️侧后方看我更骨感
威尼斯St. Mark's 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的建立我觉得简直可以用逗逼来形容。公元828年威尼斯商人把圣马可的遗骸从埃及亚历山大偷运出来到威尼斯,然后他们为此建了一座教堂!是怎么偷运成功的呢,威尼斯人把圣马可的遗骸藏在很多猪肉下,埃及那些穆斯林闻到猪肉觉得恶心的不得了就没有细查。还有更逗逼的,威尼斯人把怎么偷运成功的故事画成了壁画,正对教堂时最右边的那副壁画,画着穆斯林看见死猪肉避而远之的样子。我表示不服不行啊。去年底我去的时候教堂右侧在装修,所以没有这幅壁画的好照片。你们去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我的右脸在整容,你们看左边就好了
圣马可教堂也是命运多桀被毁两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是基于1063年重建的教堂基础上,后来不断加料而成的。大概是因为威尼斯作为港口城市和外界十分流通,教堂的风格也是大杂烩,哦,应该说集大成者。有哥特式的建筑架构,有拜占庭式(也称东罗马时期)的圆穹顶组合,里面还有罗马式的马赛克壁画。外面的装饰也是什么风格都有。威尼斯土豪们经常从东方购买(走私)文物装饰等等,添加到圣马可上。比如教堂正门上方四匹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铜马,就是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的作品,比教堂本身大了1300岁!PS:现在外面摆的是复制品,原装货在教堂二楼展厅。
⬇️虽然我们是克隆,可是还是很威风
维也纳St. Stephen's 圣史蒂芬教堂
圣史蒂芬教堂始建于1147年,当时的规模比现在小一些。1258年被火烧毁了(火灾杀伤力太可怕了),1263年又重建,之后陆续添加一些新的建筑元素,比如1359年的哥特式中殿,1433年的南塔。原本设计是南北塔对称的,可是北塔盖了一半没钱了,一直到现在也没盖上去。我倒觉得这样不对称挺好看的。
史蒂芬的风格也是混搭,教堂自己是典型的尖瘦哥特式,但三角形屋顶上的马赛克图案又是典型罗马式的装饰元素。和前三个教堂的华丽比起来,史蒂芬教堂十分低调,尤其是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简直可以用灰不溜秋来形容,一股浓浓的沧桑感。
还好去年圣诞节前清洗了教堂表面后看起来明亮多了,说明了勤洗澡的重要性。史蒂芬在维也纳老城区的正中心,被很多其他建筑包围着,要拍不被遮挡的全景得用广角镜头才行。
⬇️被无情地遮挡住的史蒂芬教堂
我是个人喜好的分割线
外观来看我最喜欢威尼斯的圣马可,即使它只露了半边脸,我还是好喜欢好喜欢它那种东西混搭有点波斯风的建筑风格,还有特别喜欢它外表壁画柔和的橘黄色暖色调,让我觉得很温暖(除了偷尸体那一幅让我想笑)。我对它的第一反应不会觉得这是个教堂,而是觉得这是个雕塑和绘画的艺术品。
维也纳史蒂芬的外表刚好相反,一眼看过去这只能是教堂,瘦高个看着怪严肃的。但是我很喜欢屋顶表面黄绿相间的马赛克格子图案,给严肃的建筑添加了一点俏皮。
伦敦圣保罗就是走很经典很正经路线的感觉,圣洁的白色外表,大圆穹顶。
巴黎圣母院的外观最有趣的就是正面的端庄和背面的奇诡形成鲜明对比。
教堂内部
伦敦St. Paul's 圣保罗教堂
圣保罗是唯一一个进门要买票的教堂!作为一个宗教场所这很不友好呀。虽说他们会让来祈祷的教徒免费进去,但是只能呆在祈祷区,不能到处走走参观。其他三个教堂进门参观都不要门票,只有参观内室,地下室或者上顶楼要另收门票。
除开门票的梗不说,一进去圣保罗里面就把我镇住了。虽然我不信教,可是很能感受到教堂设计者想传达的神圣的感觉。白色色调的中殿和金色色调的后殿高坛;超高超大的圆穹顶(内侧高度65米,单层做的这么高真的很壮观);以及正好赶上唱诗班在演唱,加上配乐的管风琴。当时我是什么感觉,有点像看“指环王”时Frodo第一次见到精灵女王时那种圣音醍醐灌顶,整个毛孔都排了次毒淋漓畅快的感觉。这还是成年唱诗班,如果是他们最出名的少年唱诗班来唱诵,效果还不知道好成什么样呢。
教堂里严禁照相,为了贴图给大家看我只好求助万能的维基百科。话说维基百科真大方呢,它的版权声明说只要我们注明作者,出处和专利号,可以随便引用上面的照片。
⬇️白金色的中殿(From Wikipedia-by David Iliff. License CC-BY-SA 3.0)
⬇️金顶红木的唱诗班殿堂(From Wikipedia-by David Iliff. License CC-BY-SA 3.0)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内部是哥特式教堂一贯的肃穆深严。
最大的看点就是三个800多年历史,十来米直径的玫瑰窗。阳光透过花窗玻璃上用来拼接图案的小小彩色碎玻璃时,有一种流光溢彩的效果。
威尼斯St. Mark's 圣马可教堂
圣马克的里面和外面一样,都没有给我很大的宗教震慑感呢,因为一进去就被金子晃瞎了眼!整个大殿都镀满了金!
但其实近看它们都是罗马风格的马赛克图。说马赛克大家都熟悉吧,格子图,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大小的格子拼成图案。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用的花窗玻璃工艺本质上就是用不同颜色玻璃来拼图的马赛克。而这些威尼斯人更夸张,用了一种叫“黄金玻璃”的工艺,在两层玻璃中间夹上金箔,所以教堂整个看着金灿灿的。可惜只有三分之一保存完好,其他是后来修复的。
维也纳St. Stephen's 圣史蒂芬教堂
圣史蒂芬的内部和前三位比起来就比较逊色了。没办法,二战的时候先是德军撤退时防火,后是平民暴乱抢劫防火,唱诗班和中殿整个屋顶都塌陷了,什么花窗玻璃就更不能幸免。不幸中的万幸是后殿和高坛没有受损,尖塔也没有倒塌。
也许正是因为在艺术地位上不如前面三个教堂,史蒂芬教堂从来没有把自己端起来,而是非常的亲民。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进进出出十分自由,也不需要排队(游客没那么多)。有次还看到史蒂芬教堂里挂着许多空心铁网笼子,上面挂着很多白色字条。问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当代设计师(名字忘了)弄的活动:信徒们把祝福写到字条上栓到铁网笼子上,教堂把它们从低到高挂起来直到最尽头的耶稣像,就是通向天国的信息之路。
也就是在史蒂芬大教堂能这么折腾了,你能想象圣保罗大教堂或者巴黎圣母院让一个现代设计师到处挂笼子吗?
⬇️挂满笼子的圣史蒂芬
我是个人喜好的分割线
个人喜好妥妥的是圣保罗啊,因为从心灵上被镇住了嘛。不过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它是我人生第一次亲眼见过的大教堂,所以有个新奇感在起加分作用。要等才进去一次就知道我的感觉会不会改变了。
登高望远顶上风光
伦敦St. Paul's 圣保罗教堂
登塔顶给的时间最短最抠门的就是它了。上到顶上后就一直被催着往前走,绕弯一圈5分钟不到就被催着从另一边下楼梯,基本上没法好好取景。不过伦敦城从顶上看有点乱,楼房高矮参差不齐,一堆不高的老式建筑里冒出来些摩天大楼,不是很好看。
⬇️高楼乱入
巴黎圣母院
绝对值得上去,地理位置绝佳,在巴黎城中心,可以环视美丽的塞纳河和各大景点。巴黎城从高处看实在太赞了。特别的整洁,林荫大道的宽度,楼房的高度,民居的风格,都非常的统一。再加上还有那么多奇异兽陪你一起看风景,看多久都不腻呀。
威尼斯St. Mark's 圣马可教堂
和其他几个教堂不一样的是,圣马可不高,而且露台也不朝向城里,而是朝向正前方的圣马可广场。可是圣马可有近乎作弊的法宝--海景!露台左转就能看到对面的港口和更远的大海,再加上左手边建筑风格类似的漂亮的要命的总督府,这景简直开外挂了!
维也纳St. Stephen's 圣史蒂芬教堂
圣史蒂芬的北塔比较高,但是没有露台。南塔因为没盖完尖角所以矮一些,但是有露天的环形走廊,所以我们去的南塔。我本期望能从城中心看到内城的环城路的,可是不够高没能看到,不知道北塔是不是视野好一些。维也纳城从高处看还成,虽然没有巴黎那么整洁,比起伦敦还是要好很多的,至少房屋高度都差不多。
我是个人喜好的分割线
没说的,巴黎圣母院顶上风光无限好。
------------完-----------
我说完了,你觉得主教教堂哪家强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