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天使爱美丽”,对圣心堂的第一印象是浪漫。这次去了之后知道了更多圣心堂的来源,才知道圣心堂的建立,是一个很苦涩的故事。
在巴黎城的北边有一个小山丘,那片区域被称为蒙马特高地。高地很平缓,最高也只有130米。在巴黎城里抬头往北看,很难错过这个布满楼房的山丘,以及它最高处的圆顶建筑物-圣心大教堂。
⬇️从凯旋门顶看蒙马特高地和圣心堂
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是因为电影《天使爱美丽》。艾米丽工作的双风车咖啡馆就在蒙马特。
⬇️最爱的电影之一—《天使爱美丽》
古灵精怪的艾米丽喜欢上Nino又害羞不敢和他见面,于是在各地藏下线索,和Nino捉迷藏把他折腾得团团转。其中就有一个镜头,Nino追寻着艾米丽留下的线索,小跑上蒙马特高地,也就是圣心堂所在。那时候对圣心堂的印象,是因为艾米丽而带来的浪漫。熟悉这部电影的人一定记得这个出现过多次的旋转马车,它就在上圣心堂台阶的山脚下。
⬇️艾米丽的旋转马车
到了蒙马特,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天使爱美丽》要在这里拍摄。蒙马特和巴黎内城很不一样,它有一种平民的热闹。没有宽阔笔直的绿荫大道,这里的小路蜿蜒曲折,民居之间的距离很近。这里没有豪华的商店,而是多有各种有创意的小店铺,一下子就感觉到亲切起来。这里,是平民的巴黎。
⬇️用各国语言写着“我爱你”的爱墙
蒙马特之所以和巴黎城区那么不一样,还是得从19世纪拿破仑三世任命奥斯曼对巴黎重新进行城市规划说起(见前文《巴黎的人间烟火》)。巴黎城的破旧民居被拆迁,以重建道路民居公园等等。而破旧民居里居住的底层人民则被迁移到巴黎城的边缘-蒙马特就是其中之一。
⬇️歌手在台阶上表演,以巴黎城为帷幕
因为当时不属于巴黎内城,蒙马特房租很便宜,因此成为一个演员歌手常表演或聚会的娱乐中心,著名的红磨坊歌舞厅就在这。也因为物价低以及浓厚的艺术气息,很多贫困的艺术家也选择居住在蒙马特,比如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毕加索,梵高,莫奈,雷诺阿等等。一串名字说出来简直如雷贯耳。
⬇️另一个乐队,领唱女生长得甜声音更甜
那么为什么在蒙马特顶部建一座圣心大教堂?圣心堂的年龄和巴黎其他建筑相比相当年轻,1914年建成,到去年才100年。
这因果还是缘自蒙马特是穷人聚集地。底层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对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十分不满。同时拿破仑三世挑起的对外法普战争惨败,普鲁士包围了巴黎,城内食物薪材药品等都短缺,连动物园的动物都被居民拿来果腹,民怨载道。
当时拿破仑三世投降后皇室已不再掌权。政权交迭很混乱,当政的是革了皇帝的其他贵族,建立了“国防政府”,也就是后来的”第三共和国“。普军压近时,皇室和国防政府都已经撤离到了凡尔赛宫,真正留在城里守卫巴黎的是30万巴黎底层市民组成的“国民自卫军”。
虽然国民自卫军并未能阻止普军进城,但在保卫城市的过程中,他们发展逐渐成熟,成立了系统的行政结构。普军离开巴黎之后,躲在凡尔赛的”国防政府“正规军试图收回权利,夺回位于蒙马特高地的大炮,触怒了平民“国民自卫军”。一些正规军也不愿意执行“国防政府”的命令去攻击平民,而是站在了平民的一边。终于,下层工人阶级和部分中产阶级揭竿而起,试图成立一个平等自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也就是著名的“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与国防政府对峙,水火不容。公社控制了巴黎,国防政府有正规军,控制了法国其他地方。两边连续有小型冲突,都拒绝谈判。渐渐地正规军数量和力量都逐渐增长,因为普鲁士释放了法军战俘,并且对国防政府提供支持。虽然巴黎公社得到欧洲其他工人公会的支持,但是他们都不可能提供真正物质和武力上的元素。
然后巴黎公社做了一件我认为极其错误的决定:在试图用巴黎总主教乔治(Georges Darboy)交换巴黎公社前任重要领导人路易·布朗基被拒绝后,处决了总主教和其他5名人质。要知道当时巴黎公社还处于需要得到外界支持的时候,这么做简直是把法国其他还在观望的地方尤其是天主教徒们推得更远。
随后凡尔赛正规军进行大规模进攻,夺回了巴黎的控制权。巴黎公社才存在两个月就消失了。伴随着国防政府的重新夺权来的,是他们对巴黎公社的疯狂报复,以任何方式支持过公社的都被宣称为“政治犯罪”,近千人被就地枪杀处决,另外四万人被押往凡尔赛受审,包括妇女和儿童,随后被处决的人数多于两万,这一周被称为“流血周”。法国作家爱德蒙·德·龚古尔说的实在太有道理了:“…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
为什么要提起这段历史?因为圣心堂的建立就是为了纪念内战中死去的烈士。注意,这烈士不是巴黎公社的数万人,而是五十名左右被巴黎公社处决的贵族,包括总主教乔治。因为蒙马特是穷人的土壤,从而成为了巴黎公社的发源地,这也是蒙马特被继任主教选为圣心堂地址的缘由。
⬇️夕阳照耀下的圣心堂
⬇️教堂内部穹顶上巨大的马赛克耶稣像
-引用自维基百科,摄影者Didier B
评价公社的行为是复杂的。一方面,巴黎公社的发起是因为底层人民真实的诉求。而且他们的很多法令比起保守的国防政府更民主先进。他们主张政教分离,妇女受教育权,废除面包店的夜班制度等等。另一方面,他们处决主教、牧师和将军也是事实,撤退的时候也的确在巴黎到处放火,烧掉了包括杜伊勒里宫,卢浮图书馆等历史建筑。这也是我对巴黎公社最不满的地方——烧毁那些建筑并无法挽回败局,毫无意义,并且显露出他们在战斗中的疯狂和对历史文化的毫不在意。
⬇️从圣心大教堂拱门远眺巴黎
最荒谬的是,建造圣心堂的决定被议会称为“为巴黎公社社员所犯下的罪行的补偿”。那么,谁又来为国防政府万人屠杀赎罪?总之知道这段历史之后,再看圣心堂,我对它的感觉实在是五味杂陈。它不再是“天使爱美丽”里浪漫的样子,而是带着浓厚的苦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